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擎雨盖什么意思(荷尽已无擎雨盖全诗)
0
2024-09-09
大家好,我是小花花,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荷尽已无擎雨盖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1 、荷花凋谢;荷叶枯萎
2、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人 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励志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借《橙黄橘绿》来励志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 消沉。
3、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为了突出“橙黄橘绿,今年中最好的素描,先诗人用高度发达的笔墨画了一幅残秋” 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莲塘荷,现在几十年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又重新举起绿伞,对面风雨不能了;独立篱疏的残菊,虽然 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 挺千姿万态,一年料理,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 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坐落在月有异。 ,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的零零,而是将描画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这是因为,在百花中,“唯有绿荷红菡萏”,是“此花此叶长” 相映”的(李商隐《赠荷花》)。
4、历来诗家咏荷,总少不了写叶:如“点溪荷叶叠清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由此看来,终荷花之一生,荷叶皆为增姿,基座的。苏轼深知此理,才用擎雨无盖表明荷败净尽,真喻曲笔传神。 花残杖了,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 体现了它孤标傲世的品格。诗人的观察寓意,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亦寓强。这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 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遗漏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