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后的社区卫生中心怎么样了 防不胜防,勇敢面对,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930
2022-12-14
接电话时,张斌刚到家。周五晚上七点多,他还没吃饭,但已经累得不想吃饭了。采访中一度有些气喘。几分钟后,张斌说,太累了。“我休息一下,实在受不了了。”
张斌在济南的一个普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中心”)里工作。社区中心的30余医护人员常年来服务周边1万多居民,是最基层的卫生服务机构。在那里,年轻的父母抱着新生儿打疫苗,老年人拖着慢悠悠的步伐复查和开药。
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这样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97万个。
在12月7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新十条”)落地后,张斌的工作比以前更忙了。按照他的话来说,落地前还能“凑合”,落地后人手严重不足。
核酸检测是最直观的例子,“新十条”虽规定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但由于混管阳性的数量陡增,张斌及其同事的防疫工作量并没有减少。
在北京,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也已卷入“新十条”所带来的浪潮中。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医务人员因发热而减员30%~40%,但每日门诊量又有增加,“疫情前每天大概1000多,现在每天有2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