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是益虫还是害虫(蜻蜓是是益虫)
蜻蜓目是一种半变态昆虫,一生只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经常通过撇水在水中产卵。幼虫又称水螅,捕食水中其他水生生物,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产卵,完成生活史。
有些种类的雌性蜻蜓会使用一种极端的策略来躲避不需要的追求者:它们会从天上掉下来,假装死去。
蜻蜓不仅捕食其他昆虫,而且有成虫在物种间互相同类相食的习性。它们捕食时会凶猛地抓住猎物,脚上有大量的粗毛,可以帮助它们抓住猎物,使其无法逃脱。嘴也相当发达,能咬住猎物,方便进食,能在30分钟内吃光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
蜻蜓目昆虫资源丰富,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作为代表性的水生生物,其幼虫可以监测水污染。有些种类含有一些可入药的活性物质;因为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在食品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美丽的外观也可以作为收藏或观赏。
仿生学
仿生相机是模仿蜻蜓复眼独特的结构原理制成的复眼相机,一次可以拍摄数千张重复的照片。蜻蜓可以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向前、向后、左右飞行,翅膀的振动可以产生漩涡,托起身体。研究蜻蜓的飞行机理对于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蜻蜓翅膀前缘有角质增厚形成的翼痣,可以消除飞行时翅膀的震动。飞机设计师在飞机的每个机翼上增加了一个配重,以防止机翼因剧烈振动而断裂。
可食用
蜻蜓中有些种类的幼虫和蛹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被人类食用。在一些地区的市场和餐馆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种食用蜻蜓。如红蜻蜓幼虫的平均粗蛋白含量为58.82%,明显高于猪肉、牛奶和鸡蛋。蜻蜓幼虫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高蛋白食物。
食用蜻蜓的数量约占食用昆虫总数的3%,约50-60种。中国有食用和药用蜻蜓的记载。据胡朋的研究,我国食用蜻蜓有8种,分别是:红蜻蜓、蜻蜓、蓝蜻蜓、白尾灰蜻蜓、黑颜色灰蜻蜓、黄蜻蜓、大黄红蜻蜓。
其他值
许多蜻蜓色彩鲜艳,是观赏昆虫的一大类;成年蜻蜓经常捕食小蛾等农业害虫,蚊子的幼虫也是水生昆虫。蜻蜓可以分别捕食蚊子的幼虫和成虫。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人类周围的埃及伊蚊数量。蜻蜓是埃及伊蚊的天敌,捕食埃及伊蚊的能力很强。通过控制蜻蜓来控制埃及伊蚊的数量,进而预防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高效可行的。
后翅基部略大于前翅,翅脉略有不同。休息时,展开翅膀,平放在身体两侧。幼虫体短而厚,有直肠鳃,无尾鳃。它包括3个总科,分别属于11个科。蜻蜓目和蜻蜓目是最常见的,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蜻蜓是食肉昆虫。它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蠓和小蝴蝶蛾以及其他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害虫。蜻蜓是对人类有益的重要天敌昆虫。蜻蜓在水中产卵是一种生物特征。它们的幼虫(幼虫)生活在水中,寿命因物种而异。蜻蜓一般2年,有的3到5年。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
前后翼的形状和脉冲序列不同;翅基部不具柄,不明显长和狭窄;内侧腔被斜脉分为三角腔和上三角腔,通常在前、后翅上有不同的形状;两只复眼接触或被一条细缝隔开;男性1肛门内附件;休息时,四翼水平向两侧伸展。
翼
对蜻蜓翅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原理和仿生学方面。蜻蜓翅有两种特殊的结构:翅结和翅痣,这使它成为自然界中优秀的飞行者。在力学研究中发现,蜻蜓的翅膀在空中拍动飞行和转弯飞行时,会受到水平力、垂直力、力矩、弯曲和动作的影响,并且发现蜻蜓的慢速飞行与飞机非常相似。蜻蜓翅膀飞行力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从用绳子捆绑,到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再到风洞观察。越来越多的先进方法使得蜻蜓飞行力学的研究更加深入。
触角感受器
蜻蜓的触角短而呈刚毛状,上面分布着许多感受器。感受器的类型主要有锥感受器、腔锥感受器、板感受器和坛感受器。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蜻蜓有不同种类的受体,其数量和分布也不同。雄蜻蜓和雌蜻蜓也有区别。雌性蜻蜓的受体在同一科、属、种内稳定,但不同科、属间有明显差异。虽然同一属内不同种之间的差异很小,但单个种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所以雌性蜻蜓的感受器在分类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蜻蜓飞行能力强,捕食功能健全;蜻蜓飞起来很猛,在山涧里飞快地来回飞着,捕捉猎物。
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流中飞行,其幼虫(幼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
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异翅亚目的统称。
蜻蜓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其幼虫是水生的,富含汞和镉。随着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常被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