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的主要特点(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
1167
2023-05-29
9.正确判断重要性水平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
10.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要对未审计部分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和重要性的判断有关。
11.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12.二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
13.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经济事项越来越频繁,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审计抽样越来越普遍,各种交易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余额和列报确认水平可以容忍错报,这对确定样本量和评价抽样结果极其重要。
14.重要性的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15.第三,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
16.由于审计费用预算和时间预算的考虑,审计人员必须权衡成本和收益。
17、重要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缩小测试范围,使审计人员专注于那些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
1.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的经济决策和判断的最大错报和漏报金额。
2.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特定情况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3.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与其他错报一起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基于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错报是重大的。
4.重要性本质上强调一个“度”。在审计报告中,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准确,但要以这个“度”为界。
5.如果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则可认为重要,否则不重要。
6.在审计实践中,审计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量化表达,是一个量的门槛或金额的临界点。
7.重要性原则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8.一是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
你好,我亲爱的朋友们。大锤哥已经来为亲爱的朋友们解答以上问题了。审计工作的具体内荣很多人还不知道审计工作的意义。现在让我们继续前进!
牛皮克拉斯的大致内容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