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怎么贴怎么分上下联(贴春联怎么分上下联有什么讲究吗)
在春节期间贴春联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习俗。虽然今天我们许多人都住在城市里,搬进了楼房,但每年春节人们都会去商场和超市买一幅自己喜欢的春联贴在家门口。如果有人的书法很好,他们会自己写一幅自己喜欢的春联。
注意贴春联
在我们的民俗中,贴春联的过程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春联贴得不好甚至贴错了,不仅会闹出笑话,还会影响一年的好运。其实区分上下对联是有诀窍的,关键在于最后一个字。根据春联的规则,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以连音结束,这在普通话中是三声四声。然后下联是平调,也就是普通话的一声两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颜色开始变平。
贴春联时,第一联要贴在右边,第二联贴在左边。然后以面向大门或臂柱来区分左右。之所以这样贴,是因为直写是从右往左,所以读春联也是从右往左。
前面我们讲过“二十四扫屋”,民间也有一句俗语说:二十四,写大字,意思是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写春联了,但是什么时候可以贴春联呢?贴新春联的最佳时间是除夕下午到晚上。这个时间顺序应该是从外到内。首先贴头上的福字,然后贴门上的福字,最后贴上福字,这意味着一年的所有祝福都从外面流向里面,撕掉旧春联,这意味着打破厄运,贴上新春联,这意味着辞旧迎新。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它们以工整、对偶、简洁、精美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表现形式。因此,贴春联可以说是春节期间的一件大事。和贴年画一样,贴春联也是由门神演变而来。
春联的历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普通人会在房屋门口的年画旁边悬挂桃木制成的桃杆,以辟邪。这个桃梗就是春联的雏形。据《淮南子》记载,桃符即桃柄,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上面刻有可以驱邪降衰的符咒,每年更换一次。
当时,符涛还没有今天普通人印象中的春联,因此春联这个名称的正式诞生要追溯到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除夕写了一副春联。从那以后,春联在全国推广开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每次贴春联的时候,长辈们就开始煮春联、搬梯子,而孩子们则在大人旁边拿着春联,抢在前面,把旧春联撕下来,等大人把春联擦均匀后放在地上。这样崭新而火红的春联贴在门窗上,新年的气息一下子就浓了起来,意味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万物更新。贴春联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而且,从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春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家家户户独特的家训和家风,这是我们中国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