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自信心(提高孩子自信心)
如果你也想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那就试试上面的方法吧!
其实,孩子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自信。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今天,我将与我的亲戚分享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四种方法。
1.换位思考首先,接纳孩子暂时做不到。一些父母在看到孩子退缩、不敢尝试时,往往会有两种极端的做法。一个忍不住批评孩子:“笨!怎么这么没用!”一是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你能行!”"
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对孩子起到有效的作用。批评只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更大的打击;空洞的鼓励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案例。肖磊是幼儿园的一个小男孩。在一次亲子运动会上,有一项活动是让孩子们独立过独木桥。当其他孩子过桥时,肖磊一直胆怯地躲在妈妈身后。
看到该肖磊走了,她的母亲转过身来对肖磊说:“该你了!加油!”肖磊小声对她妈妈说:“妈妈,我...不敢。”我母亲一听这话,马上板着脸对肖磊说:“你是男孩,为什么不呢?”。走吧。"
肖磊被逼无奈,于是他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地面上的独木桥。一上独木桥,肖磊的腿就不停地发抖。没走两步,他就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肖磊一看到独木桥就躲了起来,再也不敢尝试了。
由此可见,当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父母一味地通过胁迫和诱导来强迫孩子行动,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只会让孩子变得更不自信。
这时,父母不妨先与孩子共情。例如,母亲可以对孩子说:“独木桥又高又窄,通过它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纳时,他们往往更有勇气面对困难。
2.帮助孩子消除后顾之忧。许多孩子不敢尝试,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他们做得不好或犯了错误,他们会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例如,当你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如果你答错了就会被同学嘲笑。
当父母看到孩子表现出胆怯和退缩时,可以先问问孩子是否有什么顾虑。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父母也可以主动问孩子:“你担心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你会被同学嘲笑吗?”
如果孩子点头,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如果其他同学答错了,你会嘲笑他吗?”或者问问孩子,班里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有没有犯错。
当父母被这样引导时,孩子内心的担忧就会得到缓解。
3.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当孩子害怕做某件事或做不好某件事时,很多家长会将其归因于孩子的能力和道德问题。比如有的家长会说孩子做不好是因为太蠢太懒。这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天生愚蠢,再努力也没用,所以不愿意尝试。
其实这个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没有人天生就能做好一件事,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比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以前不敢过独木桥。但后来,通过一点一滴的练习,我先学会了敢站在独木桥上,然后才慢慢敢在独木桥上行走。”
这种引导可以让孩子意识到,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只要他们愿意学习,他们可以一步一步地做到这一点。
4.让孩子们看看尧尧,他过去的成功经验还在幼儿园。一天,当她放学回家时,她妈妈发现她的脸色很沮丧。我妈问了才知道。原来今天幼儿园有折纸课。课堂上,老师教孩子们叠兔子。尧尧周围的所有学生都非常相似,但尧尧看不出那是一只兔子。
尧尧悲伤地对妈妈说:“我真笨!你学不会怎么学。”这时,我母亲对尧尧说:“谁说尧尧是笨蛋?你看,当你刚开始学画画时,连笔甚至拿不好。你现在有多好。前几天,你的画被老师贴出来展览了。”
当孩子表现出自信并认为自己做不到时,我们也可以参考尧尧的做法,列举一些孩子过去的成功经验,让孩子看到他们的成就也是增加他们自信心的一种方式。
著名戏剧家萧伯纳曾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可以让孩子拥有乐观的心态,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总是胆小怕事,不敢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比如在路上遇到同学,你总是低着头走过去,假装没看见;课堂上,老师提问,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