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刚果(布)
1964年2月22日建交,发展顺利。
二战结束后,50多个新国家诞生,有的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加入东方集团。在这些国家中,刚果(布)最先举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苏联上台后,戈尔巴乔夫开始采取收缩战略,与美国实现和解。曾经依赖苏联援助为生的刚果人民共和国经济困难,发展不可持续。
在这种情况下,德尼·萨苏·恩格索萨苏总统被迫顺应民意,于1991年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多党制,恢复原来的国名。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刚果共和国(英语:刚果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Congo),简称刚果(布拉柴维尔),国名源于刚果河。当地方言的意思是“大河”。
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部和南部分别与刚果(金)和安哥拉接壤,北部与中非和喀麦隆接壤,西部与加蓬接壤,西南濒临大西洋。
总面积34.2万平方公里,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历史沿革刚果(布拉柴维尔)和刚果(金沙萨)同源,原属刚果王国(1400-1885)。自1483年以来,先后被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和比利时入侵。
在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被法国和比利时瓜分,其中刚果河以西属于法国,刚果河以东属于比利时。
刚果王国建立于13世纪和14世纪。
从15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英国和法国侵略。
1884年被指定为法国殖民地。
1958年成为自治共和国。
1960年8月15日完全独立,被命名为刚果共和国。
1969年,更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
1991年更名。
国旗
1958年8月18日采用国旗,1969年废止。1991年6月10日,重新确立为国旗。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 2。旗面由绿、黄、红三种颜色组成,左上为绿色,右下为红色。一条黄色的宽带从左下角斜向右上角。
绿色象征着森林资源和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着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财富,也代表着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这片光荣土地上的刚果人民对非洲自由和独立的热情和鲜血。
布拉柴维尔夜景
首都布拉柴维尔位于刚果河(扎伊尔河)下游北岸,与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隔河相望。四季常青,芒果、椰子、旅游香蕉鳞次栉比,是一座美丽的热带城市,被誉为花园城市。
布拉柴维尔于1880年10月3日建国,面积100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137万。
主要参数
经济刚果共和国的石油和木材出口是其经济的两大支柱。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大规模开采石油,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一度达到1200美元,在非洲中等收入国家中名列前茅。
预计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0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55美元。
经济增长率:-7.9%。
货币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汇率:1美元≈544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1.8%。
与中国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