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支付宝)
今天给各位分享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支付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蚂蚁庄园
大雁塔的修建和李治有关。
大雁塔(慈恩寺塔)是唐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回来后,唐高宗李治为了存放经书和提供翻译的场地而修建的。大雁塔边上还有曲江池,唐朝的时候是文人墨客经常游玩的地方。
而且有个传统,凡是新科殿试进士都要在此聚会,所以白居易在很年轻的时候考上进士后在大雁塔赋诗云“雁塔题名处”。
名称由来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大雁塔修建和谁有关
大雁塔的修建与名人玄奘有关。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景点介绍: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
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圆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此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为有线刻图案的方形碑座,两碑通高337.5厘米,碑面上宽86厘米,下宽100厘米。碑文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世称《雁塔圣教》。这两块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十月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的,于今保存完好。
大雁塔的修建和历史上哪位人物关系密切
大雁塔的修建和玄奘有关。
玄奘在印度游历十九年后,返回大唐,他的出使促进了中印的文化交流,并且在返回时带回大量的经书,他需要将这些经书都以汉字的形式翻译出来,让中国佛教得以采用流传,他开始了漫长的翻译之路。
因为经书的数量较多,他需要一个清净的地方,于是他就修建了一座佛塔来存放经文,并且可以让他安心翻译。并且得到皇帝的赞助,在公元652年的时候在唐高宗的帮助下,建成了一座佛塔。
这座佛塔是按照印度寺庙的样式,一共有五层,之后玄奘给这座佛塔起名为大慈恩寺佛塔,这座佛塔在玄奘去世后,就处于一个荒废的状态,没有人打理,在武则天当政期间这座佛塔已经出现坍塌,周围都是杂草。于是武则天命人将其进行修缮,耗时一年的时间,这座五层佛塔被加成了十层,并且改名为大雁塔。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
大雁塔的修建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大雁塔的修建与玄奘法师有关。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建造的一座砖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呈方形锥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塔高64米,共七层,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古印度摩揭陀国曾有众僧掩埋坠雁并建灵塔的事,雁塔之名或即源于此,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建立慈恩寺,唐永徽三年(652),为供奉玄奘法师由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建造的一座五层砖塔。
大雁塔建筑特点: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王亚荣认为,古塔地下一般情况下都有地宫,和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大雁塔地宫尚未发掘而已。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佛教珍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雁塔
大雁塔的修建和哪位名人有关
大雁塔的修建和玄奘有关。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玄奘是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方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
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载誉回到长安。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该寺首任主持,兴建大雁塔,用于收藏从天竺带回的舍利、佛像和经卷,并专心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
大雁塔的建筑格局: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2008年5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王亚荣表示,和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宫。由此推测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后,所带回的珍宝有可能藏于大雁塔下的地宫内。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但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王亚荣认为,古塔地下一般情况下都有地宫,和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大雁塔地宫尚未发掘而已。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佛教珍宝。
西安大雁塔保管所所长解守涛介绍,2007年有关部门曾对大雁塔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探地雷达曾经探测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这些空洞应该就是大雁塔的地宫。
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支付宝、大雁塔的修建与谁有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