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梁上君子读后感)
本篇文章给亲们谈谈梁上君子,以及梁上君子读后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梁上君子意思
梁上君子的意思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
“梁上君子”这个小故事相信亲们小时候都听过,该典故现在也演变成了一个汉语成语,那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我就来跟亲们说一说梁上君子的意思是什么。
详细内容
01
梁上君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 shàng jūn zǐ,意思是指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
02
成语出处
《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03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小偷。
示例
由于家境贫困,他做了梁上君子,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宋·苏轼《东坡志林·梁上君子》)
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幡然自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
04
成语典故
寔在乡间,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05
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亲们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景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梁上君子是什么意思 梁上君子的意思
1、“梁上君子”的原义是躲在梁上的人;窃贼的代称;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
2、成语故事:陈寔的大度,使得梁上君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可以看出做人一定要自我勉励。恶人的本性不一定都是坏的。坏的习惯、思想,往往都是由于不注重自己的修养而成的,最后慢慢发展就让自己变质了。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改进自我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请问下梁上君子是什么意思
梁山君子是指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
梁:房梁。梁上君子是指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梁上君子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梁上君子》的寓意和道理是什么?
如下:
1、为人要宽容别人,要给别人改正从新的机会。更要尊重别人。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要给对方足够的尊严。
2、对待别人犯的错误不应该一味的责罚,而应对之教导,使其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也反应出教导者有着高尚品格。
成语:梁上君子
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
成语解释: 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成语出处: 《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陈寔的做法告诉我们为人要宽容别人,要给别人改正从新的机会.更要尊重别人。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要给对方足够的尊严。
梁上君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梁上君子读后感、梁上君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